巨人的肩膀上
当薛蛟拿上驳壳枪,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堆书籍从石楼里出来的时候,阳光之下的他还有些神情恍惚,他再次审视着这些东西,原来之前的问题是一道逆命题,原来自己的父亲也是穿越者。
而且还是一位具有极强军工专业素养的穿越者,薛蛟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他一直没有什么上来就能大杀四方的金手指,但是学习和知识让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眺望着的这一切。
薛蛟捧着的一堆书籍,无论是对李闯还是对兀室都只是一堆废纸的书籍,却是能让薛蛟来所向披靡的最大本钱,但当科技在真正展现它的强悍之前,没人相信它能让薛蛟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现在的薛蛟已经有资格仰望星空,但是也还需脚踏实地,他需要在金军和合朝相互牵制,双方竭尽全力争夺山海关的时候,去争取更多的发展。
入主金陵之后薛蛟想着先屯粮然后发展军事工业,毕竟前苏联的发展例子还是很鲜明的,不能让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平衡,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而且面临小冰期粮食才是当下最大的问题。
米、红薯、土豆当然是当务之急,相对耐寒,尤其是红薯和米,在原本的祁朝根本没有这种物,是薛家远洋船队自费下西洋的时候自己带回来的。
而土豆虽然是祁朝已经有的植物,但是大家不吃,而是有些大户人家当一种花来种,薛蛟在宝钗那里看到了林黛的《养花大全》,然后在里面找到了美丽的土豆花。
薛蛟打算在金陵试种,米、红薯、土豆,这都具有相对耐寒,又只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时间就能成熟的物,相比小麦、水稻等谷类物生长周期是要短很多,也更耐寒很多。
安排这个并不是很花功夫,因为薛蛟早起培养了实业型人才贾芸,这方面的安排管理他完全没问题,再有改制大观园的探春和宝钗统筹兼顾,倒也不用薛蛟太操心。
而薛蛟大部分精力还在冶炼锻造这类工业基础上,这个薛蛟相对有点经验,而薛蛟现在已经不再受祁朝的制约,他开始在明面上重金遍寻能工巧匠组建实验班底。
对薛蛟来说,钱不是大问题,他本来就是祁朝第一皇商出身,而且薛家曾经我祁朝明面上的资产还只是掩护,还有大量的海外资产,以前他只是富可敌国,现在他是真得打算建国了。
这里面也还包括军火之类的化学研究,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提升,危险而且难度大,但是一旦取得成效将不但是以后发展必不可少的奠基石,也会让以后没有什么坚城能够拦下薛蛟。
这方面一直是薛蛟着手重点研究的对象,因为他要超越是他曾经的杰宁远城,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在顽强抵抗下攻城成功,除了他的建造者薛蛟之外,不做第二人之想。
现在的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曾经的他能守卫,现在的他能颠覆,彻底放开手脚的他比之前受到制约的他更加强大。
薛蛟每天忙碌之余,总会抽空去看看沈子卿。
本来贾琏和卫若兰都有接沈子卿过去的意思,但是沈子卿都没答应去,还是跟着薛蛟住在了薛家老宅。
论远近亲疏,沈子卿都应该是跟着贾琏的,但是他没去,这薛蛟就有点好奇了,旁敲侧击的打听之后才知道,沈子卿是为了避嫌,他觉得人家都是有夫人的,他觉得自己过去不像话。
薛蛟听闻一笑置之。
沈子卿喜欢读书,以前就有藏书的习惯,薛蛟就去给他买各种书看,再珍贵的古本对薛蛟来说,只要能用银子解决的通通不是大事。
大概是因为时常诵读诗书,沈子卿最近说话比之前好些了,也说的出句子了,平时薛蛟有什么事总喜欢和他商议,沈子卿是个聪明人,经常能给薛蛟一些启发。
薛蛟打仗是一把好手,若是为将军那足够了,薛蛟经商也不错,灵活变通,但是若为一方霸主,那就得会用人,懂得揣测人心,恩威并施,还有帝王权术。
因此沈子卿常能提醒薛蛟:“金鳞如今已非将领或商贾,乃是犹如三国时候孙策孙权一样的一方霸主,很多人或事再不能如从前视之。”
薛蛟闻言笑道:“那子卿就是我的国士。”
无论薛蛟在外边是这样的挥斥方遒,在沈子卿这样的故人面前,他也能放下那些伪装。薛蛟随口说道。
“有的时候也会不想掌兵,为了这天下打死打生,可这天下到头来谁也带不走。”
因为薛蛟知道一旦军火升级,也将带来怎样的死亡,那是热武器和冷兵器时代的差距。
“可你想过没有,你是靠什么活到现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薛蛟的争霸人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