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从安排魏忠贤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

当皇帝回宫的时候,魏忠贤远远迎来,甜甜的叫了声“爷”。

甜到齁人。

朱由检问道:“看你心情不错,有什么好消息?”

魏忠贤说道:“户部追赃二十七万四千两,已经送入内库,罪官宁守则饶仁和畏罪自杀。”

“果然,办事还是要你啊。”朱由检感慨一句,全没把两条人命当回事。

魏忠贤自己都不在乎,皇帝更不在乎。

杀呗。

“爷,王之臣回来了,是否召见?”魏忠贤问道。

“刘诏、孙织锦那两蠢货也来了?”朱由检问道。

“都在外面呢。”魏忠贤说道。

“那俩蠢货,但凡把一点精神头用在军务上,也不至于被董大力带人杀穿了标营。”朱由检不屑地说道。

标营,标兵营简称。

标兵指的是总督、巡抚、总兵等将官的亲统之兵,以做全军模范。

随着军制败坏,钱粮短缺,各将官着力蓄养精锐为亲兵,而亲兵营逐渐替代了标兵营。

时至今日,普通营已经没什么能打的了,军队作战的主力基本依赖亲兵营。

刘诏在蓟镇总督,拥兵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养出来的亲兵营却被董大力杀穿了,骂一句蠢货都是夸他。

“爷息怒,且让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若是依旧如故,两罪并罚。”魏忠贤说道。

“可。”朱由检点头,说道:“让他们滚回去好好反省,召王之臣进来吧。”

趁着等待的间隙,看今日的奏折。

孙承宗上奏折,说的是王之臣遗留的事情。

今年草原上遇灾,有两个蒙古部落“都令色俾”和“乃蛮黄把都”实在活不下去,打算投奔建虏。

但是呢,一部分部民不想去,而且建虏没那么多粮食不肯收,所以大部分往西投“虎墩兔”,就是喝醉酒被捅死的蠢货的部落,还有五千多口人来投奔大明。

孙承宗和下面的官将商议后决定,大家把这些人分了。

一来呢不消耗朝廷钱粮,二来补充各将实力,三来防止这部人抱团作乱,第四点没写,那就是孙承宗需要安抚下各将官。

人口是财富,种田打仗少不了的。

如此多赢的局面,皇帝能否决?痛快地打了个勾。

第二份奏折:宰赛百余骑犯边,参将高勋拒之,擒七人。

这份奏折比较贴心,附注了宰赛的情报。

宰赛,据福余卫,部众万余,兵五千,曾开市,万历四十七年与努尔哈赤战,兵败,与二子同被俘,不久获释,与察哈尔部结盟,持续与建虏战。

蒙古犯边是常态,但是敢跟建虏刚正面的,少见。

其实相对于联合朝鲜对抗建虏,联合蒙古各部落更靠谱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