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
李邦国的矛头直指当时的神宗,而所谓的孝敬,当然是孝敬当时的万历皇帝,后者俨然成为了贪官污吏的保护伞。
有着穿越者的灵魂印记,为一名历史学家,崇祯当然知道,当时爱财的万历皇帝,敛财的主要手段,就是靠那些委以重任的宦官,为爪牙,到处收刮民脂民膏,占据各个肥缺。
而那些事迹败露的宦官,即便是惹起了极大的民怨,只需将脏银孝敬给万历,就能得到相应的庇护,免受责罚。
有了李国邦的开头,虽然气氛依旧紧张不已,但也起到了极好的表率用,尤其是崇祯此时的态度,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认可,也给予了众人莫大的鼓励,一定的勇气。
说到吏治的事情上,显然,为吏部尚书,在这个时候,韩一良也不得不站出来,进行一定的表态,讲述自己的看法和一些意见。
“皇上,即便是张居正的考成法,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对官吏起到太大的考核用,太过拘泥于形式,而非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主要内容归纳下来,也就是以下几点。”
“其一,对于所属官员应办的事务,六部和都察院设定一定的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面,一式三份,一本留在六部和都察院,以底册;一本送往六科,以便日后进行纠察;最后一本上呈内阁,由辅臣浏览。”
“其二,每月月末之时,六部和都察院,根据账簿上面的登记内容,对所属官员负责承办的事务,进行检查,看其完成情况,每完成一件事情,就要登出一件事情。反之,必须如实申报。”
“其三,每半年的时候,六科可以根据账簿的登记,要求六部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
“最后,由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进行核实。六部、都察院和六科之中,任何一个环节有anbao差错者,均要予以相应的罪责进行制裁。”
渐渐地,随着韩一良的话语越来越趋向于理论化,毫无个人的观点在里面,使得内容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起来,崇祯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为一个明史学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赫赫有名的“考成法”呢
毕竟,这是张居正的主要政绩之一,也是诸多改革的其中一个成就,也是历史学者评价张居正的主要依据。
“好了,韩尚书,就算是你不说这些,你的这些同僚也知道考成法的内容。”
崇祯终于还是忍受不了了,打断了韩一良的讲话,说话之间,更是将目光投到了周道登几人的身上,这些年逾五十的老臣,进而补充道:“周阁老他们,可是四朝元老了,历经三代,可是亲身经历过考成法,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考成法呢”
“呃”
韩一良的表情僵住了,错愕了一下,他听出了崇祯的不耐烦,言语里的点指之意,不要耍滑头,不要用这些没有营养的话语搪塞众人,应付他崇祯。
不再理会韩一良那一脸不自然的神情,带着几分尴尬之意,崇祯再次爽朗地笑了笑,更是顺手抄过了一张折叠好的图纸,隐隐约约间,从纸张的背面,可以模糊地看到,图纸的内容,是由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结构图案组成。
“喏各位爱卿,你们看看这个,乃是朕的一个吏治初步构想,对于考成法的一种改进与完善,看完之后,谈谈感想,给一些意见。”
显然,对于崇祯这种极为客气的态度,并没有多少帝王的架子,众人那是经常见到,并习以为然,寒暄了一句之后,也就没有客气地接过了图纸。
随着图纸被展开,由周道登捧在手里,众人围成了一个弧形,同时看向了图纸上面的内容,随着浏览地深入,再次震撼了,心中也随之翻起了惊天骇浪,暗暗心惊,这哪还是改进与完善这根本就是颠覆性的改革,推到现在的吏制结构,进行重建。
可以讲,已这经没有一点考成法的影子,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
确切来讲,这已经不是整饬吏治,而是吏制的一种改革,一种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大改革,从上至下,从小到大,完完全全不同的一种吏制制度。
而所谓的考成法,俨然成为了其中的一些部分。
什么百姓代表制度,什么选举制度,什么投票制度,什么xfang机制
第六百一十九章改得面目全非
一个又一个的新词语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浮现在脑海中,不断地激荡着他们的内心,开拓着他们的视野,增加新的认知,对于官员的选取与任免,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同时,又与已有的观念发生碰撞。
以投票的方式,从而得知百姓对父母官的满意度,若是满意度不超过六成,就算没有任何的过错,也没有继续留任和升迁的机会。
简而言之,用一句话来形容,崇祯所提出的这种吏制,更加注重官员的实干精神,能否以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主。
说白一点,对于基层官员的任免权力,朝廷进行了一定的下放,让普通百姓具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决定现任的父母官能否留任和升迁
毫无疑问,只要肯为百姓干实事儿,为百姓着想,满意度自然可以达到及格线。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官员必须效忠皇上,忠于大明,官员的任职,还是要由朝廷来提名,提出候选人员,然后,才是百姓投票选举。
这一刻,以周道登为首的内阁成员,深深地为崇祯的构思所震撼到了,看得那是一个目不暇接,思绪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亦或是震撼于图纸上的内容而无法自拔,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尤其是身为左都御史的李邦国,相比于其他的反应,可要精彩的多,精神抖擞,神采连连,那犹如鹰隼般的眸子里,光芒闪烁,流彩四溢,隐隐流露出澎湃的激动之意。
实在是,这图纸上的构思,与他上书的那十条建议,向万历皇帝提出的用人办法,有着不谋而合的味道,有着太多相同或类似的地方。
唯一不同的是,崇祯的这一个构思,对于用人办法,改革地更加彻底,更加的全面,同时吸收了考成法和他那十条建议的优点,进行拓展和延伸。
不过,对于百姓代表制度、选举机制,李邦国又有一些心有戚戚然,并不是很认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