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种完萝卜,腊好鸭,已经到了腊月初八了。

各家开始为过年准备了。

孙家村没有过腊八节的习俗,也没有煮腊八粥的习俗。

一大早起床,苏氏倒熬了一大盆番薯米粥,作为一家人的早饭。

刚吃完早饭,隔壁的李婶子匆匆跑过来,急促地说:“伯民他娘,你家的大闺女回来了。”

黄氏顿了顿,从凳子上起身,急切地问:“什么?你说春兰回来了?”

不是说今年不回来的吗?怎么那么突然的。

李婶子肯定地说:“是你家的春兰,我没看错,坐着马车回来的。”

今早去田里淋菜,遥远就看到一驾马车,再仔细看,那个赶车的车夫正是你的姑爷呢。

还有村里,除了你家春兰,有哪个能坐得起马车呢。

李婶子是个热心肠的,等确定真的是黄氏的大闺女回来,立即跑到孙家报信。

黄氏谢过李婶子,对着大儿说:“你快去看看,是不是大姐儿回来了?”

黄氏说完,和孙伯民夫妻一起走出孙家,沿着村里的小路走向村口。

现在是农闲,下地干活的不多。

村里人吃过早饭,蹲在村头的cbd大榕树下聊八卦,看到李婶子急匆匆跑回来,正想问清楚什么事。

结果一会儿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再次看到她和黄氏一家走出来。

好事的村民甲问:“伯民,什么事啊?”

一家子都出动的,不会有什么大事吧。

孙伯民还未说话,李婶子先声夺人地回答:“诺,伯民他大姐回来了,这不出去迎迎。”

丈母娘亲自迎接女婿,够给面子了吧。

村民乙瞪大眼,不敢置信地问:“真得是春兰回娘家了?”

昨天还问黄氏,大闺女回不回来,她不是说什么外孙考试啥的,不回了,难道我听错了?

这时候,孙家村长不知道从哪个角落跑了出来,拉着孙伯民问:“伯民,春兰真得回来了?”

孙伯民又一次被李婶子抢先回答:“珍珠都没那么真,我亲眼看到的,春兰的姑爷赶着马车呢。”

村长信了,李婶子出名的好眼力,一把年纪了,还能穿针引线,她说看到春兰,准没错的了。

浩浩荡荡的,由孙山一家,变成孙家村一村人去村口,迎接何家姑爷。

孙山年纪小,走得不快,大姐谷雨背着他跑。

其实孙山本打算不出来,在家里等的。

但大姐二话不说,就背着他跑。

孙山叹了一口气,他明白大姑对孙家意味着什么,因为有大姑在。

孙伯民连生四个女儿,那些人只敢在背后议论,要是一般人,村里的流言蜚语早就把孙伯民夫妻击垮,精神摧残。

黄氏带着一群村民走到村路口,远远驶来一辆马车,大伙伫立在村口。

孙家村村长指着马车对黄氏说:“伯民他娘,真得是春兰回来了。”

李婶子的眼睛果然好使,看得精准无比。

黄氏笑着说:“是的,真得是春兰,不是说今年不回的吗?怎么又回了?”

闺女回来,总让人高兴的。

一年见一次,有时候两年见一次,做父母的,对孩子牵肠挂肚。

孙家村民遥遥看着马车过来,再瞄一眼黄氏。

羡慕嫉妒恨,不说马车里面有什么上门礼,就那辆马车,也羡煞旁人。方圆百里,牛车都不多见,何况马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