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黑深残
《1979我的文艺时代》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
《狩猎》的故事并不复杂,和原版相比做了些本土化的改动。比如主人公被指控,但因为事情隔了很久,没有直接证据,因此并没有被抓进监狱。但是因为受害女生的指控,群情激奋的师生,学校怕麻烦,还是将主人公开除,他也受到了县城百姓的谩骂以及攻击。家里的玻璃被砸,车子被偷,走在路上都会被人扔烂菜叶子。随着他的事越传越广,他发现自己没有了容身之处。经过一系列时间,主人公身心俱疲。最终因为一场意外,主人公为了保护学生牺牲,可直到死去的那一刻,他依旧背负着污名。杂志上市后,最文学编辑部几乎人手一本了。当他们看过姜玉楼的这部作品后,不禁感到头皮发麻。于华的小说残酷吗?残酷,但是这种残酷只来源于身边,来源于性格,甚至来源于主人公本身。他们自觉作为普通人,作为理智之人,想要避免还是很容易的。因此,他们在读过于华的小说后,虽然震惊于小说的残酷,却不会把自己代入进去,情感共鸣实际很有限。但《狩猎》不同,很不同。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是自己遇到主人公的遭遇,一样是无解的。那种恶意来自于社会的共识,比如小说中警察对嫌犯主人公的冷漠和厌恶,县里供销社店员对主人公的呵斥,情绪激动的学生家长对主人公的殴打等等。在面对如此汹涌恶意的同时,主人公还能克制情绪,冷静对待,这已经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了。明明是一个性格非常好,乐于助人的好老师,却遭受如此不公,但凡是正常点的读者都会感到血气上涌,继而感到一丝凄凉和对此事的无奈吧。他们对那个学生的感情同样复杂。她做错事了吗?这是肯定的,可她太年轻了,还没有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加上有心人的挑唆,才酿成了这一出悲剧。错的是群众?这个念头一出,他们自己都吓了一跳。毕竟,群众怎么能是坏的呢?不管在哪个年代,群众都没有错。他们只是不明真相,被有心人误导了,成了别人手上的枪。他们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是全社会良知的基础,是共识。可是……他们为什么就不听解释呢?明明没有罪的人,明明警察同志都说了他没有罪,为什么他们还要怀疑呢?这一刻,他们终于知道姜玉楼的这部作品为什么只有有限的几个编辑审核了。一位年长的编辑问道:“你们看过社长的这部作品,有什么感受?”“难受。”“绝望。”“压抑。”“刺骨的寒冷。”众人皆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的问题。说来也是,这样虐心的小说,谁看了心里不发毛。老编辑拉开办公室的窗帘,明明阳光明媚,众人却不觉得温暖。不过,他还是更想晒太阳,这会让他好受点。“你们觉得社长这部作品写的怎么样?”“好啊!”
“杰作,我觉得拿茅奖都没问题。”“近些年少有的佳作,是社长这些年的巅峰之作吧。”老编辑点了点头,赞叹道:“我也这么觉得,明明社长还这么年轻,却已经成长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众编辑:“……”话说,你这样拍马屁真的好吗?很快,编辑部里,众编辑纷纷对姜玉楼的作品发表了看法,基本上都是正面评价。姜玉楼的作品发表,莫唁和于华又怎么可能错过。两人也不是差钱的主,一人买了一本当期的杂志,就在宿舍里看了起来。说来也巧,两人正好住同一宿舍。于华看的快,看完后他深深叹了口气。他本来以为自己学的够多了,加上姜玉楼的夸赞,让他觉得自己和姜老师之间的距离在拉近。可是当他看到《狩猎》这部作品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还差的多。他所谓的残酷只是局限在几个人之间,甚至是以家庭为背景。可姜老师呢,他书中的残酷可是囊括了一个县城,甚至可以看成一个社会。于华自觉从书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就说刚才他看完小说后,都为主角的遭遇感到难过。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可是作家,见过读过的不要太多。读了这部作品后,他自己都深深共情了。他觉得很不简单,仔细思考后,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主角太惨了!他本来就擅长将故事刻画得黑暗和残酷,但总觉得还不够。《狩猎》却为他指明了方向,如果下一部作品中,主角也这么凄惨……不越惨越好,似乎很有可行性啊!想到这里,他的嘴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梁园筑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