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诸葛连弩,初露锋芒

顾如秉此刻正率兵朝着太原郡疾驰,虽说有诸葛亮的保证,但是顾如秉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毕竟在那里镇守的可是关羽,太原郡丢了问题倒是不算大,但要是二弟没了,那顾如秉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来之前,诸葛亮交给他了一把弓弩,只一入手,顾如秉就感受到了这把弓弩的精致,别的不说,就弓弩之上那并排放着的十只弩箭,顾如秉就知道这是什么了。

在三国时期,大放异彩的诸葛连弩,打破了当时弓弩只能上一发打一发的现状,第一次亮相就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先生,这是何物?”

顾如秉虽然知道是什么,但还是装模作样的问道,诸葛亮则是作揖弯腰道。

“主公不要再称呼先生了,唤作孔明即可。”

“那怎么行,备已下决心,待此事过去,就会拜先生为军师,同时兼任丞相一职,还望先生不要拒绝。”

顾如秉认真的说道,诸葛亮见状,只得再次作揖弯腰。

“臣,孔明,谢过主公厚爱。”

“先生,还未告知此乃何物?”

顾如秉把玩着手中的诸葛连弩,虽然是木头做工,但是其中的原理却和之前顾如秉见过的精钢弓弩相差无几,连发的精钢弓弩,也是利用杠杆原理填装弩箭,现如今手中的这把连弩,同样如此,虽然更笨重一些,但是也是当下数一数二的沙场利器了。

“主公,此乃臣闲暇无事之事研究的弓弩,现在军中通用的弓弩,虽然威力大,但是装填太慢,精准度更是不足,所以臣突发奇想,制作出了这把连弩,可以一次装填十发弩箭,还可以连发,不用重新拉弦蓄力,精准度也有所提升。”

诸葛亮将如何装填以及瞄准给顾如秉掩饰了一遍,顾如秉尝试了一下,果然精准度有所提升,比现在的弓弩强出太多,连发的设计不仅没有削弱弓弩的威力,而且还因为连发蓄力的叠加之下,威力尤有提升。

“哈哈哈,好,真是个好东西啊,先生,这弓弩可有名字?”

顾如秉兴奋的说道,比他预想中的效果还要好一个些,如果可以给部分精锐骑兵以及斥候配备这种弓弩的话,那战斗力将会提升巨大一节。

“主公,这只是臣闲来无事做的,还没有名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