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

国子监祭酒陶大临埋着头,借着申时行挡住皇帝的身影,生怕被皇帝看到。

心中更是大呼折磨。

皇帝这一轮秋讲,总是这样不好好上课,问些敏感问题。

这一堂课讲的是《孟子》,论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本身很简单,没什么争论的余地,反而是政治意义更多一些。

如今讲课的内容和进度,都是日讲官排的,具体审核跟释意,则是两位阁臣亲自过目。

今日这一堂,是大理寺少卿陈栋、吏部右侍郎温纯安排。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在为皇帝亲政壮势,以及做礼法上的铺垫。

无后为大嘛。

皇帝十二岁了,完全是一个可以婚配的年纪了。

如果要选妃,提前个一年多,十四岁大婚,那么开年就该下旨开始准备了。

如果急着亲政,那么宫里那位李春芳的孙女,也不是不行。

至于说祖宗成法,不娶士大夫女……

陈栋和温纯的意思很明确,舜尚且可以为了留后,隐瞒父母,那么陛下为了留后,做些权变,完全在情理之中。

也就是方才张居正说的“礼之权也”。

这是一次局限在皇帝近臣,经筵官范围内的政治表态。

首辅张居正见到陈栋和温纯这个排课之后,也没提什么意见,顺水推舟得把课端了上来。

同样是一副支持的样子。

按理来说,如此君臣和谐,皇帝意会了,就该感动一番,赏赐点什么东西表表态,然后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大婚才是。

结果小皇帝不按套路出牌,转进到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上——大明朝是不是孝治天下?

陶大临挠了挠手背,只感觉浑身有些刺痒。

不然怎么说非得阁老出面,才能回答皇帝的问题。

这种涉及儒门根基,国朝本源的事情,他们这些人怎么敢跟皇帝多说一个字?

但凡说错一句话,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朱翊钧的目光,扫过一众经筵官。

将众人各异的神情,收入眼底。

最后才落在面色为难的张居正身上。

张居正为什么这么为难,朱翊钧自然知道,否则他也不会这样单刀直入地问出来了。

这话明着听来,似乎并不敏感。

毕竟这是一个千年以来的政治正确。

自汉往后,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自我标榜的。

远的说三国志,鲍勋上疏一口一个“明本立教,以孝治天下。”

其后的隋书,更有皇帝金口玉言“朕方以孝治天下,恐斯道废阙,故立五教以弘之。”

旧唐书上,李渤陈情亦是“伏以陛下孝治天下,稍垂恩宥。”

宋元就更不必说了,易简前、刘安世、李秉常、崔敬传,白纸黑字,动辄都是“陛下以孝治天下。”

哪怕到了本朝,这个说法都很是常见。

当初给两宫上徽号的时候,礼部行文都还是“皇上孝治天下,恭上圣母徽号在迩。”

对于正统王朝而言,这本身就是穿在身上的神圣金衣。

也只有司马家看到这几个字,才会节目效果十足。

否则,他朱翊钧,为何整天被称为君父?

但恰好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到帝朝合法性来源,所以,向来是不允许讨论的。

其中最为敏感的地方,就在于,儒家体系中,皇帝是什么时候占据了“孝”的生态位?

那就是自大一统之后!这是一次正统儒学的嬗变!

大一统之前的儒家,还很纯粹。

孟子曾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孔子亦曾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对我好,我才会对君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历史 连载 414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