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做就做,第二天小红和陈晓就拖着秦雪梅去了电力医院。

那边人头熟,安排专家给秦雪梅认真仔细的检查一下。

这边小伟一家忙活着请满月酒,该通知的通知,该送请柬的送请柬,宴席就订在梅府,四个厅包了一天。很好吃的,就是有点儿贵

梅府是著名京剧名伶梅大师的故居,私家菜,就在大翔凤胡同,隔着院子这边也不远,顺着七通八达的胡同溜达过去十来分钟脚程。

话说民国那会儿梅大师号称梅半城,后海这片儿包括京城里的房子不少原来都是他的。

那会儿听他一出戏要十个大洋,当时在沪海买栋小楼也不过三十个大洋,在全国算是最贵的地方。

大洋的币值是相当高的,普通百姓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几个。

别看电视剧,那是胡扯,演古装还甩手就是二十两呢,相当于咱们去个路边摊坐下就甩十万要俩烤串,要是古代人知道了得掐死这些编剧。

梅大师那会儿演一场戏下来就是几百上千大洋,得用袋子往家扛,可以想像他有多少钱。

后来解放,他家除了老宅外全部上交,包括古董字画财物房屋可以说送出了大半家产,所以就成了一代大师,国家宣传供养。京剧是借了他的光。

你想想为什么京剧就成了国粹了总共从形成到发展才几年起始1860,形成在1918,那会儿十月革命都成功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国内传的热热闹闹。

1927京城顺天时报选出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同时还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须生佘高言马,各有风格,成宗立派,为什么一个剧种涌现出这么多流派人物

刚成型啊,这些人就是事实上的京剧第一代。

在这之前的所谓京剧,包括进宫演出的那些前辈事实上是徽班,也就是安徽地方剧。

徽班进京被现代京剧艺人视为京剧的起始,安徽安庆石牌镇是京剧的祖地。

当时进京的四个戏班,折子戏,昆曲,武戏,童伶,然后和其他戏种不断融合形成外班。戏班之外的戏班。

外班是西皮二黄徽戏秦腔汉调,包括吸收了昆曲的一些技巧的大杂烩,也正是这些大杂烩不断交融融合诞生了平剧。平剧又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京剧。

1936年京剧成熟达到鼎峰,然后49年解放了,算算几年中国所有成熟流传的戏曲种类里它是最晚的。

撂地的相声都比它历史悠久。

这边满月酒安排妥当,那边王继伟家搬了过来。

从暑假那会儿回去归拢处理,这都两个多月了,终于处理好了,把满腔怨气的王秀丽扔在学校全家人拿着户口手续就过来了。

东西什么的能卖的都卖了,不能卖的也都送了人,虽然老俩口有点舍不得,但是觉得儿子闺女说的有道理,这是进京了,以后就是京城人了。

媳妇家又是那么能行,去了要啥有啥,钱也不缺,这些过去的旧东西拿过去也没什么用,还给大儿子丢脸。

王继宏临在奉天上车的时候给王继伟打的电话,没通过公司这边,也没坐飞机。

秦雪梅陪着王继伟到火车站接人,小伟也跟了过去。自家怎么也得出个代表欢迎一下。

火车站不像飞机航站楼,来接人就只能混在人群里在出站口守着,听着不断轰进耳朵里的各类杂音呼喊问询叫卖声。好在有臧元伟他们,在人流中给几个人撑起来一小块空间。

火车晚点了,晚了二十来分钟,还好不是几个小时。

王爸王妈全都换上了新衣服,虽然,还是没脱离土味范筹,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了,这个得一点儿一点儿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华娱:我被她盯上了

华娱:我被她盯上了

野山椒鱼仔
穿越重生参加《明日之子》。开局落入海后鱼塘中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唱不成演不就,小小鲜肉可笑可笑。面对小鲜肉,他重拳出击。什么?你是华语乐坛的神话?还不然呢?不好意思!请先收起你做法的道具。因为我才是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都市 连载 27万字
那年华娱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都说这个圈儿里水深火热。林楠也想进去看看,林子有多大,水有多深。没想到才刚进来,就被套牢了……
都市 连载 520万字
开局继承一家雇佣兵集团

开局继承一家雇佣兵集团

这人有说法
穿越平行世界,陆霆继承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集团!本想着雇佣兵这一行,天天过得都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倒不如借此机会关闭名下的集团,然后金盆洗手,彻底退出凶恶的雇佣兵行业。却不曾想,一个名为【最强雇佣兵系统】的金手指突然出现!只要获得足够的声望,便能够在【最强雇佣兵系统】中,购买到任何军事武器装备,下到手枪烟雾弹,上到航母轰炸机,应有尽有,同时,按照系统要求,完成相关的雇佣任务,还能够获得十分丰厚的奖励!自
都市 连载 21万字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暗石
绑定养老系统,体验票证生活,艰难岁月也能从容幸福。全部原创剧情,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家庭,穿越同样的火红年代。
都市 连载 306万字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中帝人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都市 连载 28万字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爽文供应商
关于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宅男电子工程师郑昆,肝得正果,穿越重生到了1972年的香江。看封号网络小说与港娱爱好者、996与007双料大神如何摸鱼躺平
都市 连载 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