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明第一条水泥路的修建完成,虽然并没有举行什么太过盛大的场面,但是观礼之人许多平日里都是身穿绯袍的大员。

其影响力自然是不小的,而且水泥神乎其神的效果,更是让许多愚昧之人直呼神迹,更有甚者得到消息后直接带上了香炉前往跪拜。

特别是水泥路上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人留下来的手印和脚印,

还没如同朱瞻基预料般成为网红打卡胜地,倒是被许多得知这件事的人,直接用纸张将朱瞻基和朱高炽的手印脚印烙印了下来,然后拿回了家中准备留做将来供奉。

朱瞻基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有些哭笑不得,毕竟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还被人当成了宝贝,不过想想他又不觉得意外。

毕竟如果将来自己和傻爹做了皇帝,这可就是两代皇帝留下的手印和脚印了,这可就是带着龙气了。

而在应天的大明日报,也同样没有闲下来,随着仪凤门至长江码头的水泥路出现,报社的记者便立即闻风而动。

如今的报社随着朱瞻基几次和朱高炽提意,再加上最近的扩建,已经不再是最初初建时的草台班子,而是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正规报社。

各种分工明确的职位,一线的记者,加上负责撰稿修稿的编辑,单单是应天的报纸总社便不下一百人。

再加上十多名责编,以及几名主编,还有负责后勤的人员,以及扩建后,差不多足足五十个印刷台的印刷厂,

整个报社的人员总数,已经差不多近三百人,单单是每天印刷出来的报纸,就不下五十万份。

大量的报纸出现,除了增设必要的报童外,应天同时还增加上百处固定的报亭。

这些报亭都是由专人进行看管,是专门为了解决一部分喜欢蹲点卖报纸的人。

这件事还是朱高炽之前给朱瞻基说起有些人为了尽快买到报纸,从而堵住报社大门之后,朱瞻基想到的办法。

这些报亭都是固定的地点,每天在报社开门前,就会将当天的报纸,提前运送到报亭。

时间上并不会比堵报社门来的更快,同时这些报亭分布的地点都是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相比走更远的路去堵报社,这些报亭一经出现倒是极为受欢迎的,每天几乎一开门就会拥入大量来给自己或者给背后主子买报纸的人。

而水泥路的出现,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吸引来了许多的报社记者。

这些记者虽然都属于报社,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每个记者记录的事情虽然大同小异,但是不同的人有时候记录的方向不同,报纸的可读性自然也是不同的。

再加上每次文章被选上刊登报纸,还会备注原文作者的名字或者所取的笔名,

如此一来,哪怕是同一件事,自然也会有大量记者互相竞争。

毕竟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竞争攀比自然就不会缺席,同一件事情的记录,如果自己的文章被刊登了,自然就会显得自己文采更甚一筹。

这其实也是朱瞻基为了这些记者能够如实记录事实,不会出现胡编乱造,毕竟记录的人多了,如果胡编乱造,一些文章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地方。

随着记者赶赴,一夜之间,报社便出现了数十篇关于水泥路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大同小异,有的也是切入极为新颖,经过筛选,再加上朱高炽这个总编确认,新一天的大明日报也终于正式刊印。

而第二天天还没亮,一马车一马车的报纸便被运送到了应天的各处报亭。

“卖报,卖报,大明日报,史上第一条水泥路于昨日正式通行,全长一千三百五十七步,共计四里有余,坚硬如磐石,马车一来一回只需一刻有余。”

天刚刚蒙蒙亮,一些人家喂养的公鸡刚刚打鸣,应天城中,身穿小棉袄,肩挎着印有皇家特别标志挎包的报童,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随着报纸出现的时间久了,应天的人对于这些大冬天,一大早就开始走街串巷的报童,也渐渐的熟悉和习惯了起来。

特别是一些锦衣卫会不时出现在这些报童的周围负责保护,再加上最初一些地痞流氓被送进诏狱再也没出来后。

对于这些看上去有些瘦弱的报童,每个人虽然不至于如何尊重,但是却基本不会辱骂或者欺负什么的。

再加上报纸便宜,一文钱一张,一些没有时间去报亭买报纸的人,甚至会提前和一些报童打好招呼,多付出一文钱的价格或者给与一些别的好处,让报童将报纸直接送

到家中。

时间久了,应天的报童,也几乎差不多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加上每日都是天刚蒙蒙亮,按时的响起,几乎如同闹钟一般,更是让人差不多成了习惯。

一大早,随着新的报纸出现,一些人习惯性的就匆匆穿好衣服,也顾不得洗漱,就立即先跑出门买上一份报纸。

讲究些的,会先听听报童的呼喊内容,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则加快一些洗漱的速度。

如果没有听见感兴趣的,就会显得不急不缓,等到洗漱完了,这才走出门,远远的将报童叫住,掏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铜板,随手潇洒的一抛,让报童接住后,就自行从报童手里拿过报纸。

做完这些,这些人才站在原地将报纸打开,先行浏览一遍标题,看看大致的内容。

然后合上报纸,方便的人会顺手买上一份早点或者早茶,然后不疾不徐的找上一个安静的位置,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三两成群的坐在那里,默默地将报纸再次打开,然后找到自己关心的板块细细阅读。

这些事情就像是会传染一样,随着报纸的出现,似乎一边喝着早茶,一边看着报纸,都快成了应天大多数人的习惯。

最开始是一些官员,会在坐班前找个茶馆看上一会儿,然后则是读书人,这些人时间更多,一看就是一大早,一边看,还会一边讨论。

最后则是一些附庸风雅的商人,以及闲来无事,囊中也有几个铜子的百姓或者是贩夫走卒,这些人或许对于报纸并不是十分关注,但是也会对这些读书人喜欢的东西心生向往。

而今天也是一样,听见报童呼喊,一些人开始起床洗漱,出门买报,然后找个茶馆,买上一份早茶,富裕些的还会点一些茶点。

或是街边茶棚,或是洋气的小楼,又或是自家的庭院。

打开报纸,这些人立即就被头版头条朝政新闻映入眼帘的几排加粗加大的标题字给震惊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世之基,归于一道!”

这话很重,千里也好,万世也罢,这都是极尽的话语。

而报纸的内容更是让一大群没有听说过水泥的人,差点把喝进嘴里的早茶给直接喷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5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