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榭丽舍大街。
江南茶馆。
这是巴黎中产绅士宠爱的社交新场所,环境雅,消费贵
茶单是中法双语印刷。
侍者只说中文。
报纸上对江南茶馆的宣传语是:“绅士的一天,从喝茶开始”。
……
资深律师哈伦是这里的常客。
茶台上,小火咕嘟咕嘟煮着沸水。
第一遍冲泡的茶水,泼掉。
茶宠微微变色。
第二遍茶水,倒入摆放在面前的一排小茶盏。不要太满,暗合东方智慧。
再加点,生活更甜美。
红热辣,白含蓄,根据心情选择。
一番自助泡茶流程完毕后,哈伦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捏起茶盏,送到嘴边,微微闭眼,感受茶水入喉的滋味。
还不忘冒出一句从报纸学来的并不标准的汉语:
“地道!”
正在抚琴的女子微微停滞,隔空颔首,加以赞许。毕竟没几百法郎累积消费的客人喊不出这声“地道”。
……
有位不知名作家说过:
优秀的文化就像黑死病,传染性极强,一个月就能从巴黎传到维也纳。
经典的人传人。
小半壶茶水下肚
哈伦靠着椅背,抬眼欣赏墙壁上的毛笔书法作品,以及几幅在艺术和下流之间徘徊的中式画作。
他看上了店里的这套茶具,和家里的那套不一样。
于是用怪模怪样的腔调喊道:
“服务员。”
侍者走来,微微弯腰:
“先生,请问您有什么需求?”
“我,要这个。”哈伦比画比划。
侍者懂了。
从店里的玻璃橱窗内拿出一套扬子公司旗下的“茉莉”品牌茶具,和哈伦所用的一模一样。
“先生,盛惠,收您
50法郎。”
……
说真的,这价格很贵。
即使是中产阶层也有些吃不消。
但哈伦依旧坚持将“心爱之物”带回家,这叫“好马配好鞍”,又叫“原汤化原食”。
很显然,这俩概念都被人刻意地泛化了,逐渐走向了消费主义。
贾伯爵的口号是——让欧洲的每一位绅士都过上体面的东方新生活。
主战场是伦敦、巴黎。
柏林就算了,死板的容克军事贵族手里但凡有点银子都拿去攒军火了,热衷于自己酿酒,没什么消费潜力。
忽悠不动。
一帮子穷鬼。
……
阿姆斯特丹不错,消费能力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